首 页
检务公开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工作报告
业务流程
在线服务
表格下载使用手册
代表委员联络使用手册
预决算信息公开使用手册
案件信息查询使用手册
法律法规查询使用手册
在线举报使用手册
检察长信箱使用手册
通知通告
·最高检印发《意见》,积极稳...
·征文 | 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同...
·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
·征文通知 | “庆祝新中国成立...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
·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启事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
·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春节期间保...
·榜样同行! “双先”风采展示
·六维视角下的吉林检察——202...
·请查收!这份2023年检察工作...
·最高检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
·最高检印发《全国检察教育培...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人...
·吉林省首届“十大法治事件”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
·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
·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全文)
·中共中央印发《全国干部教育...
·2023年度延边林区检察机关公...
·对“组织‘水军’”“涉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专业技...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拟任命检察...
·最高检印发《2023—2027年检...
·2023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
·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检察机关...
·治理网络暴力,国家网信办出...
·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公...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揭晓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最高检通报一季度房屋买卖纠...
·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公...
·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
·最高检发布通知,“全面深化...
·【延边林区/拟聘用人员公示】...
·?2023年度延边林区检察机关...
·【延边林区/笔试成绩查询及后...
·2023年度延边林区检察机关公...
·最高检下发《关于贯彻实施新...
·?2023年度延边林区检察机关...
·2023年度延边林区检察机关公...
·关于申报2023年度最高人民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
·2023年度吉林省各级机关考试...
·春节放假通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
·最高检印发三批院领导包案办...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惩...
·习近平: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
·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
·喜报!“林海守望者”获全省...
·最高法、最高检、教育部联合...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
·最高检印发新修订的?《检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最高检党组督办重点工作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
·关于全市试鸣防空警报的公告
·关于中秋节休假的通知
·关于2022年州庆放假的通告
·公告 | 关于征集第二届全国重...
·中央政法委通报7起干预司法活...
·关于2022年吉林省检察机关考...
·2022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记...
·2022年吉林省各级机关考试录...
·关于2022年吉林省检察机关考...
·【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机关2...
·2021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拟任命检察...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
·国安部公布《公民举报危害国...
·关于端午节放假通知
·延边州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三个规...
·吉林公布涉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
·关于延边州作息时间调整的通知
·关于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关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
·疫情期间谨防诈骗丨吉林省公...
·转发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应...
·关于依法打击妨害新冠肺炎疫...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关于申报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
·转发:敦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
·关于本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元宵节快乐!
·最高检印发《通知》:加强“...
·转发延边林区分院《关于2022...
·关于召开学习贯彻全国检察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
·隆冬时,小寒至,年味将浓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2...
·最高检关于印发 《企业合规...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印发《吉林...
·关于组织参加分院第二期党建...
·关于参加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公检法司”干警近亲属禁业清单
·11月,这些新规,开始实施!
·2022年放假安排来了!
·安全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行政...
·关于调整机关作息时间的通知
·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关...
·中秋节放假通知
·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1...
·关于参加全省第二批政法队伍...
·关于参加吉林省检察机关“老...
·关于组织教育整顿应知应会100...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延边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尽快完成专题研修班的通知
·关于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
·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 ...
·关于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反馈意...
·关于组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
·关于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做好公...
·关于组织参观敦化处理日本遗...
·关于参加“全国检察机关顽瘴...
·关于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
·关于参加省直机关工委“百年...
·敦化林区检察院开展党史知识...
·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主题党...
·关于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扫黑...
·关于听取“坚持一体推进不敢...
·关于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
·关于参加中共党史专题讲座的通知
·关于召开执法司法办案业务协...
·关于开展第二轮检察官业绩考...
·关于全省市县两级人民检察院...
·关于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内设...
·敦化林区院召开2019年度工作...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关于深入落实政法领导干部学...
·关于开展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通知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关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守望绿水青山,争创大德敦林...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完善醉驾司法解释,寻找惩罚犯罪和保障被告人权利的最佳结合点
时间:2024-02-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解读新闻: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出台《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构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互衔接、梯次递进的醉驾治理体系

解读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光权

由最高检牵头制定,与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下称《意见》),直面醉驾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难题和突出问题,着力寻找惩罚犯罪和保障被告人权利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对醉驾行为的妥当处罚,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操作性很强,有助于完善我国醉驾案件治理体系。

一、保持对醉驾犯罪的高压态势。《意见》严格遵循立法意图,设置了15种对醉驾犯罪从重处理情节,表明司法机关对严重醉驾行为毫不手软的态度;规定了一般不适用缓刑的10种情形,突出对发生实际损害后果、醉驾行为危险性大以及行为人主观恶性大等案件的从严处理。《意见》强调对醉驾行为的刑罚治理不仅要关注危险驾驶罪,还要注重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更严重犯罪的适用,对醉驾同时构成交通肇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其他更严重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醉酒驾车的人不能心存侥幸,法律从来没有放弃对醉酒驾车违法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

二、坚持对抽象危险犯认定的实质判断,确保宽严适度。《意见》秉持刑事一体化思路,坚持犯罪构成要件的观念,按照“血液酒精含量+情节”的模式确定入罪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意见》强调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抽象危险要进行实质判断,目前的定罪标准实际上是“醉酒后不能安全驾驶”的情形,使得危险驾驶罪回归其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确保不枉不纵,贯彻刑法谦抑性原则,对于醉酒程度较高,或者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要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意见》规定醉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追诉;对初犯、偶犯、人身危险性小的醉驾行为人的从宽处理,能有效减少社会对立面。《意见》同时规定了自首、坦白、认罪认罚、赔偿谅解等从宽处理情节,明确综合行为人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行驶情况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认为属于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从而实现宽严有度、宽严相济。

三、充分考虑被告人基于正当化事由的抗辩,通过司法解释激活刑法第21条。对于《意见》的这一意义,我需要详细介绍一下。今年春节期间,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第二十条》上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和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都是正当化事由,也是被告人据以维护自身权益的辩护事由,这两种制度过去都没有被充分激活。近年来,在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不懈努力之下,正当防卫制度被广泛认可,但紧急避险的适用还较为罕见,相关立法规定有待进一步用好、用活。按照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保护较大的合法利益而不得已牺牲较小利益的情形,系违法阻却事由之一。在醉驾案件中,被告人能够以紧急避险作为违法阻却事由进行抗辩的情形虽比较少见,但也不能排除基于紧急情况能够排除其犯罪性的案件存在,不能忽视这样的案件。在过去的实践中,办案部门对这样的违法阻却事由时常不予认可,仍然认定被告人构成危险驾驶罪,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行为人醉酒驾车但能够成立紧急避险从而出罪的情形除了“送子就医”等情形之外,还有受追杀、威逼后醉酒驾车逃生,以及为给生病的亲人购药、为处理紧急公务或事务而醉酒驾车等,对此,需要结合刑法第21条的规定具体判断。《意见》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明确规定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迫不得已驾车构成紧急避险的,不负刑事责任。当然,对紧急避险的规定也不能滥用。根据刑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避险行为必须因“不得已”而实施,才能够正当化。“不得已”是相对于需要保护的利益而言的,即保护该利益是否还存在其他合理措施,只有在避险行为成为唯一手段时,被告人才能主张违法性的阻却。如果醉酒的被告人还有报案、寻求第三人帮助、逃跑等其他可行的方法足以避免危险,就不是不得已(醉酒后)驾车,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意见》对此也有相关规定,即对虽不能阻却违法,但期待可能性较低,或具有其他可宽恕情形的行为,在处罚上也应依法从宽。由此可见,《意见》在保障被告人权利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考虑得非常周到。

必须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良好氛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解、参与和努力。只有每位公民都能够很好地遵守行为规范,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酒后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形成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1号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